行政區 / 里別:
士林區 / 陽明里
位
置:
臺北市士林區仰德大道4段175巷32號
面
積:
40,666 平方公尺
建造時間:
1980 年
管理單位:
花卉試驗中心
英文名稱:
Floriculture Experiment Center
開放時間:
08:00~17:00
是否有無障礙出入口:
是
交通資訊:
捷運 : 劍潭站轉乘公車紅 5、303、小15至山仔后派出所站。
公車 : 260、681;假日休閒公車 109、111;皇家客運金山線至山仔后派出所站。
到站下車後請往加油站方向走約8分鐘即可到達。
花卉試驗中心自民國37年間,由多位學有專精之學者積極規劃及努力墾荒下,至民國38年草創成立「陽明山柑橘示範場」。復以致力於杜鵑、茶花等花木研究為主,果樹為副之試驗研究與培育工作,於民國54年間更名為「陽明山工作站」,仍隸屬於臺灣省農業試驗所士林園藝分所。 由於該「工作站」之於杜鵑、茶花等花木培植有成,時任臺灣省農林廳長之徐慶鐘先生尤表讚許,因而指示擴編員額增至45人,並持續各項花木培育研究試驗工作。 民國56年臺北市改制為直轄市,為因應臺北市綠美化之市政建設,奉行政院指示於民國61年移由公園處接管,嗣因園區位於海拔400公尺高度之陽明山山仔后,最適宜花卉之培育,於民國68年榮獲當時行政院副院長徐慶鐘先生大力支持,以原有的試驗研究良好基礎,擴大編制增加經費及設備,並於民國69年5月26日正式成立,定名提升為「花卉試驗中心」,積極致力於花卉培育、試驗研究等工作,以加強綠美化植物的繁殖栽培與技術推廣。
園區特色 : 本處花卉試驗中心位於陽明山區,主園區佔地約4公頃餘,因風土條件非常適合低海拔溫帶花木的培植,自民國38年開始從事茶花、杜鵑的品種收集、馴化及栽培技術改進等相關研究試驗工作,後於民國92年開放民眾參觀,目前已轉型為一般公園。將園區長期經營栽培及試驗研究結果公開展示;目前花卉試驗中心規劃有主題茶花區、香草區、香花區、原生杜鵑區、楓樹區、針葉樹區、吉野櫻區、蕨類海棠溫室及多肉植物溫室等,營造主題區域的展現,讓民眾可輕鬆漫遊,享受季節更替的美感。
體健設施:
目前無資料
遊樂設施:
目前無資料
服務設施:
公廁、直飲台
古蹟設施:
目前無資料
空間面積:
容納人數:
安置登記站個數:
醫護站個數:
播音站個數:
物資管理站個:
器材倉庫個數:
指揮中心個數:
伙食區個數:
帳篷區個數:
沐浴區個數:
曬衣場個數:
公共廁所個數:
垃圾場個數:
公用電話個數:
消防蓄水設施個數:
消防栓個數:
自來水取水站個數:
維生貯水槽個數:
臨時廁所設置區個數:
週邊醫院資源:
週邊消防資源:
週邊警政資源: